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克莉斯

3D电视是不是分好几种。

[复制链接]

精华
0
帖子
1202
威望
0 点
积分
1243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04-3-23
最后登录
2014-10-11
发表于 2011-5-4 10:59  ·  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wyp 发表于 2011-5-3 18:06
现在的偏振光3D电视的物理分辨率是1920*1080,2D画面下全高清。
3D模式下是高缩水成540P,也就是1080i 隔 ...

540P是540P  1080I是1080I  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见过放送540P的HDTV电视台?
还有 PS3播放3D蓝光的分辨率是1080P 3D而不是什么***的1080I 3D 除非是IMAX系列的3D片  原始片源就是1080I  后期处理为1080i 3D的

wyp

精华
0
帖子
2484
威望
0 点
积分
2741 点
种子
46 点
注册时间
2004-4-23
最后登录
2025-2-1
发表于 2011-5-4 12:14  ·  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chnama 发表于 2011-5-4 10:25
经过偏振后亮度、闪烁度、色彩还胜一筹???
你确定你懂3D?

我说的你不信,那你自己带同一片源去测试快门式和偏光式的电视,你总不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吧。
wyp

精华
0
帖子
2484
威望
0 点
积分
2741 点
种子
46 点
注册时间
2004-4-23
最后登录
2025-2-1
发表于 2011-5-4 12:17  ·  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steve98 发表于 2011-5-4 10:59
540P是540P  1080I是1080I  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见过放送540P的HDTV电视台?
还有 PS3播放3D蓝光的分辨率 ...

第一,540P实际的显示效果等同于1080i 。
第二,请问HDMI1.3怎么输出双路1080P的原版3D蓝光信号?自己上索尼官网去学习一下,别乱误导人行吗?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26
威望
0 点
积分
26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10-12-2
最后登录
2020-1-11
发表于 2011-5-4 12:39  ·  宁夏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我说说明一下 1920*540 这个不可能是高清信号的 什么就是什么 高清的分辨率 必须是1920*1080  至于P 和I  我这里就不解释了 大家都应该知道的
千万不要说什么 1920*540 是1080I  这个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分辨率 多少就是多少 不是你说什么就1080I 什么就是1080I
还有 快门支持1080p 的高清3D 这个是无可厚非的
至于为什么PS3 只能播放1080I的信号 那是应为 PS3 的HDMI 是1.3的 他不能传输2路1080P的型号 机子自身吧画面降低为1080I的型号 还有声轨 从次时代降到 一般 这是因为硬件的问题 但是播放不是3D的1080P 什么都是还原的 1080P +次时代音轨
如果换成了 索尼专用3D高清蓝光播放器 那就是1080P 3D 加次时代音轨了
这里PS下 我不得不佩服 索尼的技术 一个1.3的HDMI 可以通过内部的转化 把1080P的3D信号转成1080I的信号 支持播放 这个索尼 实在太牛了

精华
0
帖子
358
威望
0 点
积分
368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08-10-26
最后登录
2024-7-21
发表于 2011-5-4 13:09  ·  黑龙江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知道两种不同成像方式的技术怎么能显示对方的画面?求解
wyp

精华
0
帖子
2484
威望
0 点
积分
2741 点
种子
46 点
注册时间
2004-4-23
最后登录
2025-2-1
发表于 2011-5-4 13:14  ·  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o0oqing 发表于 2011-5-4 12:39
这里我说说明一下 1920*540 这个不可能是高清信号的 什么就是什么 高清的分辨率 必须是1920*1080  至于P 和 ...

偏光原理,左眼1、3、5。。。540显示奇数行,右眼2、4、6。。。540显示偶数行,最后成像的总线数就是1080,偏光电视上看MVC蓝光原码的片源,实际观看效果我个人认为也完全达到了1080i 的显示效果,画面清晰度在60寸以下足够啦。我自己上百部3D片,认真测试过快门式八个月,偏光式一个月,所以才可以讲到这么细。现在论坛上很多人,只看过一眼印象,就上来乱说,根本就是误导大家。快门式的。。。弊端太多啦,要想综合效果接近现在偏光式的,一定非最贵的旗舰机莫属,性价比严重不成比例,而且就这样,还是有一定的小问题存在。希望大家选购3D电视时,能认真挑选,有条件的多带些片源,多去几家,多选几种品牌的机型去测试。论坛上的话,只能是个参考,就像我说的,你也大可不必全信,相信自己的眼睛,去挑选最适合自己的3D电视。
wyp

精华
0
帖子
2484
威望
0 点
积分
2741 点
种子
46 点
注册时间
2004-4-23
最后登录
2025-2-1
发表于 2011-5-4 13:18  ·  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yp 于 2011-5-4 14:28 编辑
shaquanfu 发表于 2011-5-4 13:09
我想知道两种不同成像方式的技术怎么能显示对方的画面?求解


现在的3D电视,打开3D选项,都有左右、上下、交错等格式的选择,如果你放的是标准的蓝光3D的原码信号,电视不用调3D格式,会自动播放,然后戴上各自的3D眼镜观看就行了。如果不是标准的蓝光3D的原码信号,如我前面说的左右或上下格式,那你就要打开3D选择,选择相对应的格式就行了,电视会自动给你处理成能观看的3D影像。这些功能,快门式和偏振式的电视都完全具备。

精华
0
帖子
24744
威望
0 点
积分
25746 点
种子
1147 点
注册时间
2003-11-25
最后登录
2025-1-31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3:35  ·  浙江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快门式电视显示偏光信号戴偏光眼镜效果和偏光电视播偏光信号戴偏光镜是一样的?这样都无所谓了么。
wyp

精华
0
帖子
2484
威望
0 点
积分
2741 点
种子
46 点
注册时间
2004-4-23
最后登录
2025-2-1
发表于 2011-5-4 13:58  ·  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yp 于 2011-5-4 14:37 编辑
克莉斯 发表于 2011-5-4 13:35
那快门式电视显示偏光信号戴偏光眼镜效果和偏光电视播偏光信号戴偏光镜是一样的?这样都无所谓了么。

快门式的电视,要想看到3D信号,必须由电视内置的发射器,发出信号,由快门式眼镜来接收,才能观看。我没有测试过快门式的能不能看偏振信号,因为播放的片源,如果是蓝光3D原码信号,电视自动播放,不用选择;如果不是,是左右或上下的,电视的3D选项里,根本就没有偏振的选择,上面是我说错了,特此致歉。而且快门式的电视屏幕好像跟偏振的不一样。以前家电论坛看人说过,普通的电脑屏幕,装上专门的3D播放软件SSP,可以播放左右分离的3D信号片源,然后让软件把这个片源给处理成偏振式的,就可以在电脑屏幕前戴上偏振眼镜,观看到3D效果。不过这个我没测试过,实际效果如何还真不能乱说。

另外网上搜了一段文字,不是替LG做广告啊,先说明一下:

据了解,传统偏振式3D显示技术优点很多,比如不闪烁、色彩损失小、3D效果突出、观看角度大,而且配套的眼镜由于无电子元件,无大小限制,无辐射,成本低,佩戴舒适。但是,由于偏光原理,这种技术一直无法解决画面水平方向分辨率减半及亮度较低的问题,所以对显示设备的要求较高。此外,因为必须在面板外层加装偏光层,所以造成传统偏振式3D面板成本增加。因此,偏振式3D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影院等商业场合。

  LG Display方面称,不闪式3D硬屏是一种升级了的新技术,不同于传统偏振式3D技术。LG Display将其称作FPR(Film-type Patterned Retarder),即薄膜式偏振3D技术,它保留了偏振式3D技术没有闪烁和重影现象、画面更加流畅和清晰、观看角度大的优点的同时,提高了水平方向分辨率和亮度,不仅让观看者摆脱眼睛视疲劳,而且3D成像质量和色彩优异。

  据记者了解,传统偏振式3D显示技术的基板是玻璃,称为GPR技术。FPR技术增加了滤光膜,分辨率和亮度大大提高。LG Display提供的数据显示,LG Display不闪式3D面板的分辨率可达1920×1080,可实现全高清3D显示,而且,亮度范围是目前快门式的2.5~3倍。

精华
0
帖子
2297
威望
0 点
积分
1886 点
种子
61 点
注册时间
2007-12-1
最后登录
2025-1-27
发表于 2011-5-4 14:10  ·  香港 | 显示全部楼层
wyp 发表于 2011-5-4 13:58
快门式的电视,要想看到3D信号,必须由电视内置的发射器,发出信号,由快门式眼镜来接收,才能观看。我没 ...

+2011,看了实际效果,和这位兄弟说的一样,LG的那部电视清晰度真的很好,一点也不模糊。确实技术比传统偏振3D有了飞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2-2 02:44 , Processed in 0.191137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