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4

[闲聊] xbox ally掌机的握持感真是秒了其它win掌机

[复制链接]

精华
0
帖子
13
威望
0 点
积分
13 点
种子
15 点
注册时间
2025-3-25
最后登录
2025-8-25
 楼主| 发表于 2025-8-24 12:26  ·  江苏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年8月花4999买了一个rog ally掌机,当时那叫兴奋,提前准备好了steam仁王,准备在掌机好好刷下。

玩的时候感觉到了问题,右手无法同时操作摇杆和按钮,游戏玩起来非常别扭。

仔细观察了掌机,发现宽大的掌机造型,和手柄不同,根本不符合人体工程学。游戏玩不了多久就手酸了。  于是乎在第二天血亏600出手。现在的win掌机都是这种设计,造型看起来不错,但握持感超级差。

sony ps portal和xbox ally的设计我看了,真不愧是做游戏机的,知道握持感重要性,设计上两边都是手柄造型。但是ps portal的串流不感兴趣,还是xbox ally更好。

上市的花考虑买台,如果价格不太高的话。

精华
0
帖子
4704
威望
0 点
积分
4862 点
种子
51 点
注册时间
2007-2-3
最后登录
2025-8-25
发表于 2025-8-24 14:16  ·  河北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丑的鸡腿掌机,也就只有握持感这一个优点了。

精华
0
帖子
1763
威望
0 点
积分
1844 点
种子
243 点
注册时间
2024-7-12
最后登录
2025-8-25
发表于 2025-8-24 14:48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如果可以像ns可拆组就好了

挂版VIP

目若朗星

精华
1
帖子
36614
威望
21 点
积分
37746 点
种子
742 点
注册时间
2005-8-11
最后登录
2025-8-25
发表于 2025-8-24 15:32  ·  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吧,所以还有提升握持感的保护套这种东西。

----------------------------------------------------------------------

WIN掌机(Windows掌机)的握把设计通常不采用传统游戏手柄造型,原因并非单纯为了美感,而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的分析:

便携性优先

WIN掌机主打便携性,整体设计更接近平板或笔记本电脑的轻薄风格。传统手柄造型(如Xbox或PlayStation手柄的厚实握把)会增加体积和重量,降低便携性。为了让设备更易于放入口袋或背包,厂商倾向于采用更扁平、简约的握把设计。

多功能性需求

WIN掌机不仅是游戏设备,还常用于运行Windows系统下的生产力任务(如办公、视频编辑等)。过于强调手柄造型可能会让设备显得过于“游戏化”,不利于其作为多功能设备的定位。简化的握把设计能更好地平衡游戏与生产力的使用场景。

散热与硬件布局

WIN掌机内部集成了高性能硬件(如CPU、GPU、电池等),需要高效的散热系统。传统手柄造型的厚实握把可能会干扰散热风道或增加机身厚度,因此厂商更倾向于紧凑的握把设计,以优化内部空间利用和散热效率。

美学与品牌风格

虽然美感不是唯一原因,但确实是一个考量因素。WIN掌机的目标用户群体通常偏好科技感强、现代化的设计语言。过于传统的游戏手柄造型可能显得“笨重”或不够时尚,与厂商追求的简洁、未来感的外观不符。

人体工学与折衷

尽管握把设计不完全模仿手柄,但许多WIN掌机(如Steam Deck、ROG Ally等)仍然在握把区域融入了人体工学设计,比如弧形边缘或轻微隆起,以提升长时间游戏的舒适度。这种折衷方案在保证便携性的同时,也尽量满足握持需求。

成本与生产复杂度

传统手柄造型需要更复杂的模具和更高的生产成本,而WIN掌机的目标是尽可能控制价格。简化的握把设计能降低制造难度,同时保持设备的整体竞争力。

挂版VIP

目若朗星

精华
1
帖子
36614
威望
21 点
积分
37746 点
种子
742 点
注册时间
2005-8-11
最后登录
2025-8-25
发表于 2025-8-24 15:40  ·  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提到的“右手无法同时操作摇杆和按钮”是什么意思,是说在调整视角的同时,食指或中指无法按到肩键吗?

敝人玩无双类的游戏喜欢把Charge攻击设置在R2并开启连发,这样在攻击敌人时顺便可以利用右手的大拇指来调整视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8-25 18:04 , Processed in 0.201440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