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展开:
*关于峰值亮度:
a. 可能源于早期模拟信号的峰值电平差异(110ire和100ire这种),或者yuv与rgb格式彼此不能互相覆盖。但可以确定不是rgb范围的差异(英文rgb range=full or limited),然而有趣的是rgb范围同样源于早期模拟信号的电平差异。或者直白地说:rgb 范围有限或者全取都可以观察到这些游戏峰值亮度的差异。
b. 规律性体现在:多数游戏属于120nits和100nits这两档,少数110nis,极少数低于100nits。细说举例:最终幻想13/15/16是很严谨的100nits峰值,我想可能全系列都是。猎天使魔女、战场女武神、机战v则是120nits峰值,相对小众的游戏or世嘉传承?最近的双影奇境,生化危机4 re,100nits,近年的标准化?最后生还者,游戏画面是严谨的100nits,部分白底字幕110nits,比较特殊。ps2版的生化危机4,ngc版的生化危机3,低于100nits,这些多数是移植游戏,也是观感不及原版的原因之一吧。
c.为什么要管这区区20nits的差异?首先,120nits和100nits这种数值,只是某个标准而已,hdmi信号并没有这样的规定,你也可以管他叫400nits和100nits(这也是一些电视实际显示的差异)。其次,就是上句括号的内容,就像sdr与hdr一样,规定而已。事实上,100到120nits的区间通常是高光的部分,视显示设备能力实际映射的亮度差距可达百分之数百。
d. 有没有优劣?我不觉得,没人会认为最终幻想13画面比战场女武神差吧?可以把这些差异看成高光细节压缩的体系不同,调节则是还原这些高光的方法。
*关于调节:
a. 目前的经验看,rgb信号可能会削去超过100nits的部分,也可能不会(换言之,两种情况楼主都遇到过);但yuv一定不会(我没遇到而已)。
b. 各品牌电视优先适配的峰值亮度不同,索尼在100nits,东芝在120nits。大体上,前者在所有视频源下会有较高的对比度,但可能遇到过曝的情况,后者则是没有过曝的担心,在不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则会显得略暗淡。在一些专业显示器上则有白色等级的选项(940or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