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者(禁止发言)
举报
战士
下面是引用shangchi于2007-03-13 09:44发表的: 你看看你原帖怎么说的 “Wii这破机器根本就没有16:9,菜单画面也是要借助电视的全屏显示功能,实际上还是4:3的画面。” 你玩过赛尔达么? 当然这次的FE不支持16:9是显然的,我也不想否认 .......
佣兵
下面是引用kaneiii于2007-03-14 19:17发表的: 既然你要小白到底,那我可以教教你,省得你无知还无畏。 .......
骑士
下面是引用kaneiii于2007-03-14 19:17发表的: 既然你要小白到底,那我可以教教你,省得你无知还无畏。 现在电视划分一般为SDTV和HDTV,现在的电视广播一般为SDTV,模拟信号,制式有NTSC,PAL等,其中NTSC一般为480i/480p,具体到分辨率为720x480,并没有16:9的分辨率的。HDTV有720p/1080i/1080p,每个等级都有4:3和16:9两种分辨率(都是点对点的)。DVD就是属于SDTV范畴的格式,光盘里存放的就是标准的NTSC格式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放出16:9的画面呢。一般有2种方式,一是从纵向进行等比缩小,使得16:9画面的长度和4:3电视的长度一样,再在上下空出的地方补上2黑边,这样4:3电视播放的时候就完整的播放,16:9的则把上下边切掉,等比放大后播放,这种方式的碟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还有一种就是横向压缩,也就是常说的可变形画面,是把16:9画面进行长度方面的单方面压缩到4:3电视的长度,纵向保持不变。这样4:3播放的时候对画面纵向进行压缩,配上黑边后播放,16:9则是直接把画面横向拉伸,纵向保持不变。这样的方法,保证了对原始画面只有一维度上的放缩,画质损失较前一种小,现在市面上DVD大多数是这种类型的。 现在说说Wii,Wii只支持NTSC标准的信号(为了省成本),对于16:9采用就是DVD的变形方法,所以在你变更画面SIZE的时候会有提示让你把电视机调到全屏模式。你把电视调回普通方式下,就可以看到原始尺寸的画面了,很明显就是把16:9的强行压缩到4:3,经过这么一压一放,画质可想而知了,所以Wii的画面发虚发灰,都是这么压放出来的。Zelda也是如此,说明书自己去看看怎么调16:9画面的(Zelda我在发售日就买了)。 对比HDTV,HDTV的16:9都是点对点的,不存在压放对画质有影响的问题,但是实现的成本高昂,nintendo放弃了和sony微软在画面上的竞争,当然不会为了720p而增加成本。 人无知不要紧,如果无畏到自以为是,可以随便对别人评头论足的就太可悲了。 另,aho在日语里并非骂人的,和baga还是有本质区别的,特别是在关西话里。
下面是引用shangchi于2007-03-14 23:47发表的: 知不知道电影是怎么拍的?手头上正好有本微计,有些资料建议你参考: .......
下面是引用kaneiii于2007-03-15 12:21发表的: 之所以不质疑,完全是因为DVD制定标准时主流显示硬件达不到真正16:9点对点的要求,用这种折中的方式是迫不得已,要不然现在也没有必要退出蓝光,HDDVD之类的HDTV标准了。你用不质疑来证明这画面就是16:9是不是有点抢辞夺理? 比如现在说支持16:9画面的PC游戏,哪个还会用Wii的这种手法,用了话会得到用户的认可吗? 或许我们之间有对16:9理解的差异,你认为只要是宽的就是16:9而不管其源source是不是16:9的,我更注重的是点对点。
Wii现在走的是一条取巧的路,在HDTV硬件成本高昂的今天放弃高清,利用新游戏模式来拉拢用户,但是光有新游戏模式决不是长久之路,只有等HDTV硬件成本下降后,以高清来继续吸引这个用户群,这才是王道。对于商业行为,没有什么好说的。
另,要说明什么,仅仅从网上下点东西来贴上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好比现在大学生写论文都是从网上摘选一样。 这样的争论是毫无结果的,这是我最后一次回这个贴了。 LS的,制式NTSC,PAL也好,都在SDTV范畴之内。NTSC和PAL是等价的东西,“只”说明了它只支持NTSC这类的信号,不能输出HDTV而已,注意上下文。没有哪台游戏机在PAL地区推出会不支持PAL的,这是常识好吗?
游民
盗号的死全家= =凸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蜀ICP备2021021932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4-30 14:42 , Processed in 0.209628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