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尼很高兴能和曼联,这家可以满足他野心的俱乐部续约。拍摄:John Peters/Man Utd via Getty Images[/SIZE][/ALIGN]
英格兰足坛的***总是以拖沓的速度进展,但过去两个星期所发生的事将这一点完全颠覆:鲁尼续约事件在这周就迅速行进到了***,这让我想到了那些飙车和群殴的极速场景。如果英超联赛是一部动作片,那么过去几天则是一段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功夫打斗的蒙太奇画面。
这往往就是我们应该盘点的时候了,编剧喜欢把这叫做“阐述时刻”。具体来说,就是那些自负的动作烂片里都会出现的情形——猪脚们恍然大悟一般,突然开始用某种极其蹩脚的语调来谈论他们一个小时之前就已经身在的处境:“恩,如果我们不把魔法水晶球带回那个被诅咒的大峡谷,那到了电影的***我们就只能在堪塌的地下城里吃尘土了唉!”在我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场景...
韦恩-鲁尼决定,他再也不喜欢曼联了;韦恩-鲁尼又决定,他还是喜欢曼联吧。曼城也喜欢过鲁尼一阵子,喜欢到甘愿付出“70M英镑+吉文”。其实这个“+吉文”的说法可真是够损的,搞的吉文就像园艺季刊那光滑的封面上附赠的一包免费种子一样。
现在曼联球迷们又开始喜欢鲁尼了;当然还是有一部分人会说他们从来就没喜欢过鲁尼,不过他们在说这话前肯定会纠结一番的。鲁尼续约前,一些愤怒的球迷带上了面具举行了一个抗议***活动,现在看来这些举动还真的挺有效。动作片中的面具人一般都是忍者绑匪或者神秘的异域女子,但共同点是只要在他们的嗓门上来个空手切(karate chop),面具人往往就会立马瘫倒在你身上。这倒跟现实中的不太一样。
地球人都知道穆里尼奥喜欢鲁尼;温格也喜欢鲁尼,但不是“那种”喜欢;特里认为鲁尼是世界最佳球员。不过,等等,特里也许还觉得:法国盛产优秀的rap音乐;超市自己生产的玉米片让人信赖到可以取代早餐;在圣诞节期间,比起冻得像冰棍一样走过百叶窗盖着的街角小店、在厨房门后面大口喝着姜味酒、夜幕降临打开电视等待着《修女也疯狂2》的上映这些俗到要死的庆祝活动,找个毕业后就没见面过的大学同学去某家精品旅馆high一把要酷的多...
至于鲁尼的脚踝,他可能伤了,也可能没伤,或者真的伤了并且还未痊愈。但是他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竞技状态、身体状况的不佳或者前进方向的迷失,而是野心,他的野心太大了。
这是一个恐怖的负担,鲁尼的野心如此之大,以至于他要通过香烟和彩绘女郎来满足。这就是所谓的有野心人士,野心大到某种地步,我们就不能以常识来理解了。
霍格森认为曼联也喜欢托雷斯。话说到这位狂野和邋遢的利物浦教头,他就像灾难片中那种反面配角,不停跳上蹿下并配以一副凶神恶煞的表情,与此同时正面角色们都会用一种鄙夷的脸色躲开他,但很快天色会随着这个配角趾高气扬的“咯咯”坏笑声中暗下来,此时天空中还布满了放射性的毒蜂。托雷斯喜欢利物浦,利物浦也喜欢托雷斯和那种“不让人讨厌的美国人”,比如那种有着马萨诸塞州贵族气质和运动气息的美国人。他们憎恨自己脖子上那种像吸血鬼侏儒一样,不顾他们的挣扎、嘶喊,仍贪婪地把钱财揽入怀中的美国人。
曼联也不喜欢这样的美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一阵恐慌:美国人将会控制足球运动并且毁灭它。足球比赛的名字可能会被他们改成“终极劲爆足球”(Ultimate Soccer Slam),会出现无穷的广告,还有人造草皮、筋斗界外球、托特纳姆热刺鸡屁股球馆(Tottenham Hotspur Chicken Bucket Arena)...庆幸的是足球还是活了下来,事实上美国人从来没有过摧残过足球运动,他们只是保持着一段礼貌的距离,给出了一些经济上的“引导”,所以至少最可怕的场景没有出现。
尽管鲁尼在18岁以后就没有为英格兰在锦标赛中进球甚至助攻了,但他仍然是英格兰最好的球员。鲁尼也是还是曼联的头牌,没有了他的红魔只能赶鸭子上架般地把纳尼作为核心。
其实每场比赛都会有一段0.7秒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纳尼不仅仅是世界最佳球员,而是全宇宙历史上的最佳球员。纳尼肯定希望一场足球比赛只有0.7秒。
但愿纳尼不要辜负大家。好了,回到这个肥皂剧一般的事件吧,谁知道我们没看到的地方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与其靠着一个有着修长细腿的年轻人来率领曼联队,留住镇队之宝还是可靠得多。总之,即便是反面角色们强占着通往死星(那个拥有76000座席的体育场)的钥匙,你终究还是会等到电影结尾那俗套的happy ending。
原文链接:
http://www.guardian.co.uk/footba ... n-manchester-united
译文链接:
http://bbs.goalhi.com/1634002.html
翻译:giggsx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