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9
- 帖子
- 10565
- 威望
- 13 点
- 积分
- 11166 点
- 种子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05-1-3
- 最后登录
- 2013-10-17
|
先放个连接:http://www.btecho.com/legends/angeldust/index.htm
一篇网上广为流传的<天使学>.其中记载着大量有关天使的各种信息,差不多可以算是一部小小的"天使百科全书"(不过我想区里大多数人都应该看过吧).那么关于四天使的生平我就不费口舌了(可以参考这个连接),仅从绘画鉴赏的角度来谈谈他们在游戏之外的各种造型,至于一些连接中没有提到的部分会稍稍做点补充.
似神者------米加勒(Michael)
米加勒是继露西法之后,神最宠信的大天使,也是整个天使军团的最高指挥官.在造型上,米加勒类似于古罗马时期的壮年男子------英武、勇猛,同时亦不缺乏慈善和蔼的一面.画家们在描绘这位以善战而闻名的的大天使时,往往着重体现其骁勇的个性.可奇怪的是,几乎绝大多数艺术家笔下的米加勒,均是清一色地以青、少年姿态登场,而不是一般人们想象当中的那个中年大叔.
<米加勒战堕天使>
拉菲尔
拉菲尔((1483~1520)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他的作品以圣母像居多,并享有"圣母画家"的美誉.也正因如此,拉菲尔笔下的人物造型往往蕴涵着一种女性特有的柔美与优雅.这幅<米加勒战堕天使>也丝毫不例外.画中的米加勒脚踩堕天使,头部微微下倾,双手扶枪,正欲用力刺杀下去.整个动作完全感觉不到应有的紧张感,将米加勒从容优雅的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从侧面反映出拉菲尔笔下人物普遍的精神面貌.
<叛乱天使的堕落>
多米尼科·贝卡富米 约1524年
多米尼科·贝卡富米(1485~1551)是文艺复兴盛期锡耶纳最后一位大画家.他的作品明暗过渡突然,人物比例怪异.<叛乱天使的堕落>将昏暗之中纠缠的人群展现在我们面前.米加勒位于整个画面的正***,右手举剑.他的头上是上帝耶和华,正坐在云层中俯瞰着眼前的这一切.堕天使们处于画面最底部,他们乱作一团,行为与眼神中充满了未曾有的恐惧.那可怕的情景宛如虚无缥缈的幻觉,令人惊骇,又充满了锡耶纳式的雅致.
<阻止亚伯拉罕杀子>
伦伯朗 1634年 圣匹兹堡修道院
<阻止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出自<圣经·旧约篇>.为了试探亚伯拉罕的信仰是否坚定,耶和华让他杀掉自己的儿子以撒献祭.虔诚老实的亚伯拉罕听从上帝的旨意,正准备用刀杀死以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耶和华派遣大天使米加勒前来阻止亚伯拉罕,避免了一场悲剧的上演.
这幅画是17世纪荷兰著名现实***画家伦伯朗(1606~1669)的<圣经组图>其中之一.伦伯朗是一位叙述故事的艺术大师,从他画中可以看到很强的明暗透视.由于画家在这方面的极高造诣,以至于在光影的运用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典范.伦伯朗本人也有着"光与影的魔术师"的雅号,从这幅<阻止亚伯拉罕杀子>中便可以看出.画面以暗色为主基调,整个画面明暗有致,洋溢着某种特殊的***.米加勒和以撒成了画中"光"的承担者.在人物动作上,亚伯拉罕左手按住以撒下颚,右手被米加勒紧紧抓住,刀落在地上,神情诧异.米加勒左手上扬,示意自己的行为乃是奉照上帝的旨意.画中的米加勒被描绘成一个拥有金色卷发的少年,这也是许多艺术家笔下通用的天使形象.也可以看出作者没有按照正统造型,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喜好.
<手执神枪的米加勒>
提埃波罗 18世纪中期 威尼斯·雷佐尼科博物馆
洛可可风格是在更广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音乐、文学、美术)中对巴洛克风格的继承.它强调轻快、装饰性和风格化的典雅."洛可可"原本是个贬义词,杜撰于19世纪初期.源自法语rocaille,指应用了贝壳和其他石雕饰品的室内装潢风格.洛可可艺术一向给人的印象是纤细、华丽,迥异于古典艺术的严肃.
提埃波罗(1696~1770)是意大利的洛可可艺术家,他最伟大的作品多为壁画.这些画幅巨大,充满升腾感的作品使整个墙面覆满了画家最狂放的想象.这是提埃波罗所作<奥林匹斯山组画>中的一个场景,原名为<赫拉与雅典娜>.右边的女性便是天后赫拉,另一个则是雅典娜.不过从其衣着打扮来看,显得与一般印象中的雅典娜格格不入,再加上四周忽隐忽现的众多小天使,因此也有人认为是大天使米加勒,或者说在形象上参照了后者的造型.画面欢快舒畅,细腻委婉,这也是洛可可艺术的标志性特征.
<审判堕天使的米加勒>
作者不详
该幅画中的米加勒可以算是比较符合正统的一种造型.无论是右手的宝剑,还是身上的铠甲,都显示出其"战斗天使"的身份.米加勒举止飘然,仿佛是在起舞,和脚下昏暗丑陋的堕天使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脚踏堕天使的米加勒>
作者不详
"米加勒战堕天使"是西方艺术家们在描绘这位大天使时最常用的题材.画中的米加勒脚踩敌人头颅,右手举剑,左手拿有天平,象征着对一切罪恶的审判.这幅画的复制版本比较多,其中米加勒的姿势也被之后的一些画家所袭用下来.
<四天使像之一------米加勒>
这组<四天使像>出处不明,可能是一套组牌.这幅是其中之一.米加勒手握长枪,脚底下是代表黑暗势力的邪龙.和堕天使一样,"米加勒屠龙"的世纪也非常有名,因此常常被拿来当作绘画题材.
统括者------加百列(Gabriel)
在天使的众多阶级当中,地位仅次于米加勒的便是天使长加百列.众所周知,和其他所有天使不同的是,只有加百列的性别被归为女性.其拥有少女般清秀的容颜,左手手握百合花,象征着女性的童贞与纯洁.在西方绘画史上,加百列可以算是被描绘次数最多的一位天使,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圣告天使"的身份.同时,加百列又身兼"复活天使"、"守护天使"以及"预告天使"等多种职位.
(待补图)
<天使与圣母领报>
西莫尼·马尔蒂尼 1333年 佛罗伦萨·乌齐菲美术馆
这是一幅早期的哥特式绘画.
"哥特式"这个术语是一个时代的划分,而不是对一系列特点的描述.最早使用"哥特式"一词的是意大利人,他们用作贬义词,泛指那些创作于文艺复兴后期却不乏中世纪遗风的艺术作品.后来,"哥特式"逐渐失去了它暗含的贬义,成为一个宽泛的术语,用以形容罗马式之后,文艺复兴之前这段时期建筑与艺术的新风格.
哥特式绘画发源于意大利,绘画对哥特式影响的吸收远比建筑和雕塑来得缓慢.直到13世纪末,才在佛罗伦萨和锡耶纳绚丽的"板上画"中有所表现.那时的画家十分迷恋于透视效果和真实空间的幻觉,许多图画显示出错综复杂的优雅与细腻.早期哥特式风格显著的特点还有对叙事性的偏好,以及对***教精神充满激情的表现.
西莫尼·马尔蒂尼(约1285~1344)是哥特式绘画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国际哥特式风格"的奠基人.他笔下的人物具有非同寻常的形体"流动性",无论天使还是凡人都有一种飘掠的动感.<天使与圣母领报>便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他的这种戏剧性.玛利亚飘逸的姿态仍不失哥特式的典雅,她身穿蓝色长袍,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天空的象征.***的百合花寓示着玛利亚的纯洁之躯.加百列周身金光闪闪,观众由此感到这次神圣的相见将天地合二为一.双方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心灵得到沟通.
<受胎告知>
达·芬奇 1475~1478年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横幅构图的<受胎告知>是达·芬奇(1452~1519)早期的杰作之一.为了展现美丽的贵族庭院生活,让视野更开阔些,天使加百列与圣母对话这一情节既满足社会需要,又给绘画技巧的探索提供了方便.于是画家选用对称的形式,画了跪杂草坪上传达神旨的天使,以及正悠闲地在庭院读书的玛利亚两个形象.玛利亚神态平静,左手往后一缩的动作也显露出她内心的惊讶.整洁美观的大庭院是运用科学的焦点透视法来展现的,两个人物身上的衣褶也是经过大量习作之后才确定下来的.所有这一切都是寻求绘画平面反映事物的"准确性",但也显露出画家早期绘画上的刻板.
<受胎告知>
拉菲尔 1502~1503 罗马·梵蒂冈宫
和达·芬奇的<受胎告知>一样,拉菲尔也采用了平铺式的表现手法.圣母玛利亚正在坐着读书,天使告诉她将感应圣灵怀孕.加百列手执百合花,步履轻盈.最远处可以看到耶和华的半身像,中间是白鸽,象征着圣灵.这天是三月二十五日,是耶稣肉身形成的开始.后来人们便将三月二十五日称为"报喜节".整幅画也是严格运用了透视法来铺叙,使得画面能向更深处延伸,临场感也能得到充分凸现.
<受胎告知>
厄斯塔什·勒·叙厄尔 约1650年 俄亥俄·托莱多美术馆
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兴盛于17世纪,到了18世纪逐渐开始衰退.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为"不圆的珠子";又一说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理论上错误"的含义.总体来说,就和许多新生的艺术派别一样,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义,是18世纪古典***艺术家对上个世纪艺术风格的统称.
巴洛克艺术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特征,大致可以分成五类:一.豪华绚丽是其特色,许多***题材的作品融进了鲜明的享乐***色彩;二.激情是巴洛克艺术的核心,巴洛克艺术试图打破理性和规范的宁静与***,使作品染上了浓郁的浪漫***色彩,艺术家的想象力得以实现;三.极力强调画面的动感,这可以说是激情的外在表现,是巴洛克艺术形式的灵魂;四.空间感和立体感在画面上得到了无比的突出和强调;五.巴洛克是综合性的艺术,它吸取了以往绘画艺术的技法和手段,又充分强调艺术形式的融合.
叙厄尔的这幅<受胎告知>便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画中的加百列飘浮在半空,眼看就要着地.这一表现形式的选取是许多同类型题材中极为少见的,不仅将天使那空灵轻盈的体态实实在在地展现出来,也符合巴洛克艺术将激情视作灵魂的总体特征.加百列和玛利亚的一动一静正好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幅天使图.
<圣告>
布格霍 1888年 苏富比拍卖公司
布格霍(1825~1905)是法国新古典***画家,同时亦是一位收藏家.布格霍喜画人物及***、神话等体裁.他以现实人物为模特,日常生活作场景,赋予传统题材以现代气息.<圣告>同样以现代人物为模特,采用了比较少见的并排表现手法.圣母和天使站在一起,双目紧闭.玛利亚双手合于胸前,态度虔诚.加百列左手手握百合花,右手指向天.画面最上方是几只象征着圣灵的白鸽,意寓着圣母的纯洁受胎.四周场景唯美典雅,营造出一种圣洁肃穆的气氛.
<四天使像之一------加百列>
这张加百列像和之前的米加勒如出一辙.区别只在于手中的那株百合花.从外表上来看,这里的加百列也丝毫看不出半点女性特征,近似于中性.
治愈者------拉法尔(Raphael)
拉法尔是性格最慈悲,最和善的一位天使.其教导人们如何使用医术,不仅医治病人的肉体,也从心灵上消除了人们的痛苦,所以才会拥有"治愈者"的异名.也正是因为这样,拉法尔的形象往往同光明、欢快、仁爱等词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四大天使中,拉法尔的事迹传说又是最多的.基于上述两点,拉法尔经常会以各种不同的造型登场于艺术家的作品当中.
<逐出伊甸园>
马萨乔 约1427年 佛罗伦萨·***卡齐小教堂
马萨乔(1401~1428)是佛罗伦萨派画家,但英年早逝.这幅绘制于***卡齐小教堂的壁画描绘了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的情景.由于拉法尔曾担任伊甸园中生命树和智慧树的守护者,因此有理由相信,画中的天使便是拉法尔本人.不过该画主要描绘的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悲凉、痛苦而又懊悔的神情,以启发人们对于原罪的种种思考.所以,这里的拉法尔便完全只是为了满足绘画的需要而存在.
<托比亚司和拉法尔携鱼而归>
仿亚当·埃尔斯海默 17世纪中期
<托比传>是正统教会和天主教会收入<圣经>的篇目之一.少年托比亚司之父托比因睡觉时鸟粪掉入眼中而失明.他认为自己死期将至,便让托比亚司去收一笔欠帐.天使长拉法尔和托比亚司同行,一路上给了他许多帮助,但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托比亚司在底格里斯河洗澡时被一条大鱼袭击,在拉法尔的知道下捉到这条鱼,掏出内脏并烧烤其心肝,后来用它驱走了妻子撒拉身上的恶魔.回家后,又用烤鱼胆治好了父亲的眼睛.
亚当·埃尔斯海默(1578~1610)是17世纪德国风景画家.许多年来,这幅画都被归为他本人所作.但是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它是埃氏之后的画家仿照其风格绘制的.托比亚司一手提着战利品,光着脚,和拉法尔走在丛林中.这里的拉法尔在形象上更接近于普通人,穿着打扮都丝毫体现不出应有的神性,而更像一个和蔼可亲的朋友.从这点上来说,到与拉法尔那欢快明朗的形象不谋而合.
<大天使飞离托比亚司家>
伦伯朗 1637年 巴黎·卢浮宫
这又是伦伯朗<圣经组图>中的一幅.在帮助托比亚司完成了冒险之后,拉法尔护送其回家,并在临走时言明了自己的身份.该画所描绘的便是拉法尔临走时的一幕情景.托比一家人跪在***感谢神恩,托比亚司的脸上充满惊疑,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便是大天使拉法尔.画家在这里选取的拉法尔的背面作画,不过从其形象来判断,也同样加入了自己的喜好.
<雅各与天使搏斗>
德里 19世纪初
出自<圣经·旧约篇>.雅各带着一家老小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迦南.途中,正当他们要渡过一条大河的时候,身后突然出现一人,并二话不说地同雅各较量了起来.双方扭作一团,互不相让,直到天明也没有分出胜负,对方见自己不能制胜,便恳求雅各停手,以便放自己回去.机敏的雅各自然不会轻易照办,在得到了对方的祝福之后,才满载而归.于是,应照祝福的内容,雅各改名"以色列",意为"与神搏斗的人".而那位与其比试力量并赐予祝福的,便是大天使拉法尔(不过也有一说是米加勒或乌利艾尔).
白色长袍、金色卷发,便是古代艺术家们在描绘天使时最常用的一种造型.这幅<雅各与天使搏斗>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由于是铜版画的缘故,色彩上偏暗,缺乏能够刺激观众眼球的鲜艳色彩.画中的拉法尔按住对手两腕,神态自若.而雅各则在奋力挣扎,他的手仗也倒在了一边.除了人物以外,四周的景色也是画家极力描绘的对象之一.
<托比亚司与拉法尔>
作者不详
"托比亚司和拉法尔"的故事也是画家们衷爱的题材之一.这也是<圣经>当中少有的充满阳***息的冒险童话,不仅将小托比的机智勇敢刻画得有板有眼,同时又将拉法尔"守护神"、"保护者"的身份展现在读者眼前.<托比亚司与拉法尔>描绘了两人携手同行的场景.拉法尔有如慈父般牵着少年的手,使得人们可以深切感受到画面中蕴涵着的阵阵暖意.
<四天使像之一------拉法尔>
这幅画像同样由拉法尔和托比亚司两人组成.大天使右手执剑,左手牵着小手,让人倍感温馨.虽然体会不到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那独有的慈爱与善良使得拉法尔成为众多天使中最受爱戴的一位.
神之炎------乌利艾尔(Uriel)
有关乌利艾尔的传说众说不一,不过有几点几乎可以肯定.乌利艾尔是司掌地狱的大天使.同时,又负责维持宇宙中太阳、行星等天体的正常运行.在最终审判之日,用地狱的业火焚烧罪人的也是乌利艾尔.由此可见,和其他三位天使一样,其也有着多种不同身份.但在绘画史上却极少看到乌利艾尔的身影,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之所以导致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相较于其他三位天使,乌利艾尔在正统<圣经>中的登场次数少之又少,以至于绝大多数画家都自然而然地将这位大天使给遗忘了.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乌利艾尔被***教视作异端,直到后来才恢复其应有的身份,这也或多或少导致了乌利艾尔遭受冷遇的原因.波提西尼曾画过一幅***画,画面上一共描绘了米加勒、加百列、拉法尔这三个天使形象,却惟独没有乌利艾尔.我想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四天使像之一------乌利艾尔>
乌利艾尔的图片实在太少,目前手头上也只有这一幅,可惜却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一般在四天使当中,人们习惯于将米加勒和加百列联系在一起,又将拉法尔与乌利艾尔归为一道.因此画中的乌利艾尔在外貌上和拉法尔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便是其手中的书物.一般理解为魔法书或<圣经>之类.每位天使手中的物品也成了这四幅画中唯一的亮点.
平心而论,尽管在众多艺术作品当中,有关天使的描绘并不能算少.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天使们并不是画中的主角,很大程度上仅仅起着某种烘托气氛的陪衬作用,甚至有些纯粹只是为了满足剧情需要而存在.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家们在绘制天使的过程中间,往往容易忽视其形象上的合理与严谨性,更多地融入作者自身的思想风格.这既可算是好事,也可算坏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神话体裁已不像中世纪那样受艺术家们青睐.因此,包括天使在内,很多该体系中的人或物,其出场机会也会变得越来越少.若是今后再想要一睹芳容的话,恐怕也只能通过动漫或游戏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