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tuu

[原创] 近日入手了部簿版PS3,玩一两个小时就好烫手啊!

[复制链接]

精华
0
帖子
328
威望
0 点
积分
354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11-9-8
最后登录
2014-2-18
发表于 2011-9-19 20:36  ·  河北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竖着放机器的 平着放感觉底部太烫

精华
0
帖子
292
威望
0 点
积分
330 点
种子
73 点
注册时间
2008-2-11
最后登录
2023-6-13
发表于 2011-9-19 20:39  ·  天津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块钱买了个国产支架,一直立着玩,散热比平放好些。
不过个人的最多一次游戏时间超不过3小时。
热的烫手正常,夏天一次玩的时间就相对短些。
其实你在在意自己的游戏机的时候,也可以摸摸你的电视,那个也不会多凉快。
一样是电器,但心理问题上自己喜欢的就会是至宝,爱惜加倍。
正常玩吧,没那么娇气。

精华
0
帖子
285
威望
0 点
积分
288 点
种子
0 点
注册时间
2010-5-13
最后登录
2019-6-10
发表于 2011-9-19 23:15  ·  马来西亚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一把风扇把风口的热气吹走,要玩多久也没问题。。。

精华
0
帖子
945
威望
0 点
积分
945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10-11-18
最后登录
2018-6-4
发表于 2011-9-19 23:17  ·  甘肃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买来时也犹豫着问题,一样啊,很正常了,放通风的地吧。

精华
0
帖子
4016
威望
0 点
积分
4953 点
种子
1499 点
注册时间
2010-8-18
最后登录
2024-10-25
发表于 2011-9-19 23:23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秋天了,不用担心了,昨天还有点打喷嚏,结果睡一觉就好了,朋友们,注意加衣
该用户已被禁言

禁止访问

流放者(禁止发言)

精华
0
帖子
7392
威望
0 点
积分
6998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09-3-20
最后登录
2015-8-15
发表于 2011-9-19 23:42  ·  吉林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在乎美观的话 竖着放 背面贴着放2瓶装凉水的饮料瓶 效果显著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246
威望
0 点
积分
244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08-5-4
最后登录
2020-5-8
发表于 2011-9-21 10:49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tuu 发表于 2011-9-19 20:19
接楼上朋友说的,感觉就是热散不出去,不明白索尼怎么这么自信的!都不在底部开些散热口。
既然大家的P3都 ...

不要杞人忧天了,既然这样设计了,肯定有它的道理,新的40nm制成首先在功耗和发热量方面都有所降低,其次机器内部的芯片是有一定耐高温能力的,你用手摸起来的温度,那是表壳温度,不代表核心温度,核心能够承受的温度比你想象的要高,我相信索尼不会傻到出一款产品都不测试它的温度峰值,既然这样设计了,就显然你的PS3无论怎么用都达不到这个高温峰值。

精华
0
帖子
121
威望
0 点
积分
137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09-1-29
最后登录
2019-3-1
发表于 2011-9-21 10:58  ·  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样啊,底部超烫,不过我的电脑玩会游戏也会上85度
该用户已被禁言

精华
0
帖子
4138
威望
0 点
积分
4287 点
种子
5 点
注册时间
2009-2-4
最后登录
2020-2-20
发表于 2011-9-21 11:33  ·  湖南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出来的时候,肯定考虑到这些问题。。想当年夏天连续作业两天都没事。。。关键还是要看平时爱不爱惜机器。

精华
0
帖子
19666
威望
0 点
积分
22056 点
种子
1571 点
注册时间
2010-5-7
最后登录
2024-1-9
发表于 2011-9-21 11:34  ·  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sker6048 于 2011-9-21 11:35 编辑

电源内置也是发热大的一大原因之一,至于什么热代表热量出去了之类简直是无稽之谈。
PS:LZ买的是最新的3000型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2-2 15:08 , Processed in 0.201349 second(s), 2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