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9
- 帖子
- 10564
- 威望
- 13 点
- 积分
- 11166 点
- 种子
- 0 点
- 注册时间
- 2005-1-3
- 最后登录
- 2013-10-17
|
先声明,这里的"吃人"和鲁迅笔下的"吃人"不同,本身不具备任何比喻义,仅仅指狭义上的"人吃人"......
标题有感于最近在看的一本书:<神圣的饥饿------作为文化系统的食人族>(Divine Hunger------Cannibalism as a Cultural System).作者P.R.桑迪(Peggy Reeves Sanday)为美国当代人类学家.如书名所示,该书是一部探讨食人俗(包括食人现象、食人行为、食人目的等等)在某一文化中的起源、地位及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而上升到涉及"吃人"这一行为本身对于人性、精神、道德、***、哲理等多领域的结合与诠释的著作.
全书将整个食人俗划分为4大类:(1)礼仪性食人俗(ritual cannibalism).指出于礼仪、***上的目的,部落成员死后,其近亲或专门的一群人把死者全部或部分的肉吃掉;(2)饥谨性食人俗(famine cannibalism).指仅仅是由于荒年为了生存才出现,与习俗或礼仪性食人俗迥然不同,这在爱斯基摩人中较为常见;(3)品味性食人俗(gastronomic cannibalism).指一种专为增添食谱内容或满足某种嗜好,而不是那种旨在获得死者优良性质的礼仪性食人肉;(4)复仇性食人俗(revenge cannibalism).顾名思义,指专为报复而食其尸肉.例如澳大利亚的恩加里戈人,他们在吃死敌肉的同时,嘴上还要说些对尸体表达轻蔑的语句.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吃人"这一行为往往会同野蛮、低俗、***、疯狂、变态等负面印象联系在一起.诚然,这并不能算是一种歪解.严格意义上来说,绝大多数食人族的行为已经能够远远超出了正常道德准绳所能承受的最底线.然而容易让人忽略的是,食人者们多数拥有属于自己的食人目的(即上述的4大类别),而这些目的又几乎无一例外与本族的文化、信仰、社会等上层建筑相融合.因此和大众印象所不同,其中的部分氏族并非完全为了享用人肉本身的美味而去吞食人肉.比如位于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对方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大规模的人祭.因为他们觉得,当神灵感到饥饿时,就会对人类释放出破坏性的力量.为了维持宇宙间这股神秘力量的平衡,从而维护社会保持平衡的能力,他们就以人肉和活人的心脏(阿兹特克人将其称为神鹰仙人果,eagle-cactus fruit,得名于祭献给太阳的神圣化心脏)供奉神灵,通过这种祭献活动,人祭品也就成了神灵的化身.再通过食用作为人祭品的肉,人便进入与神灵进行交谈的状态,从而获取神力.在这种情况下,食人者的目的并非出自对于人肉的渴望,而是从全社区的利益出发,祈求达到人神***共存的统一标准.尽管整个仪式的过程仍然充斥着***与***,献祭者也多为战争中捕获而来的敌方俘虏,但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又并非完全难以理解.
人祭属于典型的礼仪性食人俗,而且这种现象并非阿兹特克人所独有.在一些相对发达的文化中,比如在秘鲁的土著间也时常可以看到.这和我们通常认为的"食人俗是野蛮、原始、生产力不发达种族的特有现象"又多少有些出入.通常,献祭为的是本族利益,包括诸如拯救农作物、抑制流行病、改良荒原以及在战争中获得胜利或祈求好天气等目的.献祭者有时也可以作为***,朝见神灵的使者或安全行路的保证.说起来,那部闻名遐迩的H动画<XX圣经>中所演示的神秘仪式,也能算是一种浅义层次上的人祭与中世纪黑魔术的相结合.只不过目的不在于普通的祭神求福,而是为了利用作为祭品的活人羔羊唤醒XX,再通过XX和XX的XX来达到XX的目的(好像有点跑题了).
记得以前看<圣传>时,对其中的某句台词印象颇深.为帝释天对夜叉王的一句独白,大意是说:"因为我爱你,所以在你死后,我会将你的身体全部吃掉.心脏、肉体、鲜血,一点都不剩."浓缩一下的话,可以归纳为6个字:爱他就吃掉他.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人类社会,动物里也可以找到类似的现象,比如螳螂、间斑寇蛛(俗名"黑寡妇").但是,如果说动物间的配偶相食更多是出于一种本能和习性,那么对于符合该条件的食人族来说,这种口部的攻击行为不仅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宣泄方式.
弗洛伊德(S.Freud)称其为"情感矛盾心理",即"同时存在的针对同一对象的喜欢和憎恨之情".这种心理归因于两种本能共存的行为(喜欢&憎恨),是情感生活中的基本现象.而且在许多重要文化制度中都可以发现其身影.伊莱·萨根(Eil Sagan)亦认为情感矛盾心理在食人行为上起着关键作用.按照他的观点,食人俗与所有攻击行为的基本矛盾心理属性有关,特别是口部的攻击行为.之所以会这样,首先是它把攻击行为指向远离部落和家庭的周边世界,其次是容纳了所有攻击行为的现存和某些方面的属性.另一方面,口部作为人类最原始的器官之一,在某些行为当中,也充当着一种情感表达的途径.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以口部的性觉区为主要部分在两性关系的发展史上处于一种更原始、更古老的地位.可以猜想得到,为吸吮而吸吮的性活动便是属于这一阶段(说得通俗些,通常意义上的口部性行为对于吸吮者来说,快感并非来源于性行为自身,而是来自于吸吮这一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一种近似于本能的快感).甚至在普通的亲昵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情侣双方轻微的互咬现象.此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婴幼儿吮吸手指,亦属于纯粹的为吮吸而吮吸.因此包括两性间的口部吮吸在内,食人俗中的吮吸行为同样是一种返朴现象,表现出社会发展中某一原始阶段的特征.区别在于,食人行为中的口部吮吸不光光是为了表达一种亲爱之情(比如对待亲属、族人),也包含了对愤怒和受挫所产生的攻击性心理反应(比如对带敌人、俘虏).食人者尚不发达的想象力使他们会通过口部的攻击行为来对待受挫,因为食人被迫完完全全地接纳口部吸吮的欲望.他吃掉某人是由于此人已经以死亡的方式离弃了他.或者,敌人的存在可能会否定他的力量,而他吃掉这样的敌人,正是为了把敌人的力量加入到自己体内.因此可以想象,类似于<龙珠>里所描绘的那样,某些敌人通过不断地吸取对手来增强个人能力,无论从行为本身还是目的上来说,都可以算是一种变相的吃人行为.
不过令人稍感遗憾的是,相较于北美、太平洋诸岛,以及非洲、美洲等地为数众多的食人报告而言,全书对于亚、欧大陆中的食人现象却几乎是只字未提(根据书中所显示的资料来看,食人族的目击报告大多数来自上述4个地区.其余仅在环地中海沿岸有两例,而在整个亚欧大陆则从未有过报道).
记得先前意大利***贝卢斯科尼在竞选演说中曾提到:"中国人用烹煮婴儿来当肥料".是不是真的我不清楚,但从中联想到有关"吃人"的现象,我国的确是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时就有易牙煮子献媚的故事.隋末的朱粲、五代的赵思绾也都是中国古代吃人史上的"名人".然而和之前所提到的"人祭"不同,这种疯狂的食人行为本身并不具备任何道义、哲理上的意义,纯粹只是封建社会中少部分人在行为上所表现出的一种异样性,和一些礼仪性食人俗有着本质区别.除此以外,饥谨性食人俗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白居易有诗云:"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便是对当时旱灾期那种食物缺乏,人们只有通过争食同类才能活下去的惨状作了精练的描述.再如北宋末年靖康之乱时,由于严重灾荒而导致的食物缺乏,使得百姓不得不依靠食用那些已死者(多为战死沙场的官兵)的尸肉为生,甚至于在当时的市场上,人肉的价格比猪肉还便宜.此类现象不仅在中国,其余一些国家当处于极度灾荒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场景.
和其余3种食人俗有所区别的是,由于客观条件所限,饥谨性食人俗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但就惨烈长度上来看,也丝毫不亚于另外三者.DDS(数码恶魔传说)中所表现出的恶魔互食现象,便是属于典型的饥谨性食人俗.若无法吞食同类,自己便难以生存下去.因此,饥谨性食人俗的目的往往也只有一个------为了生存.DDS中是吃与被吃的关系,更近似于一种弱肉强食的处世哲理.但就"吃别人是为了使自己活下去"这一目的来说,还是同一般的饥谨性食人俗并无二至.
有关食人族值得探讨的话题还有很多,上面所写到的这些,只不过从个别最基本的角度出发,加以我个人的理解.就像F.J.P.普尔(Fitz John Porter Poole)所说的那样:吃人的观念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蕴涵着行为与信仰、历史与神话、平常性的主张或者精心制作的隐喻.它涉及到粗俗的性别侮辱、下流的玩笑以及令人肃然起敬的神圣言辞,并在饥荒的困境、哀悼的痛苦和疯狂的绝望中所表现出来.对于这个客观世界来说,人类的认识又极为有限.因为在认识某一事物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和歪曲.大众化的印象有时也并非如所想的那般准确无误,也许就如那句话所说的那样:真理往往握在少数人手中.本书不仅能够深入剖析一种客观现象,同时亦能对某一普遍的认知产生冲击.从这点上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典范.
注:红色字体为对原文的引用.
一些零星的图片:
本书封面.
阿兹特克人的人祭.
金字塔神庙遗址,阿兹特克人用来举行人祭的场所.
<数码恶魔>的封底,这句话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饥谨性食人俗的主要目的.
<数码恶魔>中的同类相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