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VG电玩部落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00|回复: 54

[讨论] [讨论]求技术达人解释: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散装光碟和Z的区别,使得无法***?

[复制链接]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8:29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题。

多年来一直有这个疑问。
如果单纯指制作ISO再烧录。没有道理S碟和Z碟有任何差别。

除非在读取原版和刻录镜像这个流程上,有软件或者硬件方面的特别设定,可以识别原版内的一些标准指令(或者利用设备上的物理缺陷)。最后导致整个流程必然刻录出了不同的东西。

就没有可以一丝不差的完全复制一张光碟内数据的独立技术和独立设备吗?  .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19:14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兄弟的解释我就不客气的选择54了。但还是谢了。

2楼,你的意思,我理解为,市售的BD用于刻录处女盘,因盘基识别码已经打上,所以刻录后用于游戏,无法被识别为游戏盘。但是就光盘数据而已,刻录盘和Z是完全一回事,是这样吗?

用于游戏的盘基识别码的一个常数还是一个变量?用其他手段是否能得到那个号码并欺骗PS3的读取设备每次都已读到此号码?

另外,你的回答对BD的针对性比较强。可事实上从很早以前,(PS/SS当然还能再往前推),用正版光碟提取镜像后在刻录的盘,已经不能被识别。主机必须加装***。这原理又是什么呢?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4 21:57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问吗,一是解解惑,而是可以启发启发思路。

BD为最新设备,我们先按下不表,就先说CD和DVD的老技术。

上面几位朋友。你们说的这些都只回答了问题的一半。关键是原理上不理解:

1)加密区也同样是数据。也不过是一串2进制符。为什么一般读取器或烧录机会对其敏感?是否说明读录设备都对某些预设的指令敏感。或者是别的原理?
2)如果有一套设备它没受这类限制,应该就可以复制并烧录出一张和Z版完全一样的碟。对吧?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22:40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amennasa于2010-10-05 08:01发表的:
大家应该还记得ps2时代的***盘吗?盘基也是很次的dvd盘。他为什么能在无***的机器上运行,其实就是在盘基上就有识别码,至于你用这个盘烧录什么ps2游戏,根本无所谓。严格来说他除了质量差,非官方,和正版没区别。当时这批盘不知道出自哪里,很快消失了,目前我手上还有几张,ps3一样识别。其实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工厂不把识别码加在可擦写的盘中,也许不可行吧。

这个亮啊。

你说PS3照样识别,是指作为PS2游戏碟来识别吧?

这么说来,盘基识别码是一个定值,不是变量。而且可以推测,盘基识别码在光碟上的物理位置也是固定的。

不过这么说有个疑问。如果播放器只认定义为电影光碟的盘基。那用数据盘盘基刻录的电影,岂不是都不能播放?

而且CD,DVD盘基识别码的复制方法,这么多年都没有泄密吗?太牛了!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23:15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除盘基识别码这一关键问题外。我发现整套DVD系统也是有其防复制固定通信协议的。
看这里:http://www.gdhaoxuan.com/news/news_list.asp?id=114

重点抄载:
数字干扰技术 VCD光盘产品可以通过录像机就可以简单的复制,并再次加工成光盘,在DVD上想利用这种方法复制就不大可能了,因为除了区域码的限制外,DVD标准中包含有对光盘中数据进行加密的“防止拷贝管制系统”,这种技术分为CSS技术和APS技术。 CSS是1996年11月由拷贝保护工作组(CPTWG)确认的一套保护方式,它的核心是每一个产品上的数据都经过三种不同的密匙加密,这三种密匙是主密匙、碟片密匙和标题密匙。经过三种密匙的加密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扰乱,如果在光驱读取数据的时候缺少任何一个密匙,读出的数据就不正确,是将数据进行扰频后在存储在DVD光盘上,当光盘放入光驱后,在播放过程中,光驱不断寻找光盘上的校验码,找到校验码后才能将光盘上的信息正常播放。而且,不仅每个DVD 节目密匙都不一样,而且在播放过程中DVD机也会不定期的重新校验密匙是否正确,一旦发现错误,就无法正常的播放。

换句话说,不是得到授权的专用设备,也无法读取和刻录完整的母碟信息。
真不知道PS2的原版碟镜像是怎么在自己家里Dump出来的。我还正打算购入一批旧碟做镜像呢!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23:57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fengyun于2010-10-08 23:49发表的:
CSS和APS早就被破解了不知道有多少年了。那点加密技术对于黑客来讲形同虚设。所以蓝光和HDDVD才用了增强加密技术。不过也是难逃被破解的命运。

谢。

对DVD而言,现在一般民用设备可以实现完全的数据复制了吗?(不考虑盘基识别码。)

具体说,我在自己家,想用那堆人人都有的家当Dump出一张PS2的原版碟的完整镜像,可以实现了吗?

而DVD的盘基识别码,今天仍然无法在散装光碟上实现量产吗?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18:09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masamune于2010-10-09 00:05发表的:
可以,盘基识别码只用于光盘复制厂商的生产管理,也就是说我可以知道这张盘是哪个厂商哪条生产线压制的,咱们买的D盘根本没这东西
盘基识别码和PS2正版没关系,PS2用的是Secure ID技术,不管什么盘基识别码,那些能在无IC的机器上运行的D盘你们都想错了,其实很简单,PS2正版是用被称为Master ROM的母盘复制的,某些压盘厂商私扣下用完的本来该销毁的母盘卖给D商,所以D商可以生产出有ID的D盘,但这点在PS3上行不通,原因很简单,地球上所有蓝光生产线都在正规厂商的监控下

好。把我们远大的目标分成“读”,“建立镜像”,“刻录”三个步骤。

那么按照你的介绍,基本上,“读”的环节是没问题的。因为既然二公主能够区别一张碟的ID是否正确。她一定能完整读出ID信息。

问题是,一般市售DVD读写器是否能读出ID?

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就需要用PS2光驱来进行“读”的步骤了。

接着,“建立镜像”,ID数据是否会一起被建立,成为完整镜像的一部分?

假设“建立镜像”很完美。

最后是“刻录”,如果没有理解错,ID的数据是用很特殊的刻录方法实现的,所以一般非授权设备是无法刻录的。所以才无法盗出Master ROM对吗?

再次回到古老的时代,SSPS时代的碟,应该没有用DVD的防盗技术,为什么我们仍然要装***才能玩***碟呢?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7:14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masamune于2010-10-10 18:17发表的:
能读,不会建立成ISO,因为ID不是在数据区,可以用特殊软件读出ID但没用,民用刻录机从设计时就定死了刻不了,光头在非数据区根本不发射激光
CD光盘也有类似的技术

你这么说,我倒有了个想法。
就像沙加系列灯泡一亮那样。

ID在光盘上,有其固定的位置是吧。猜测一下,就像LS所说,是否就是最内圈呢?

这样的话,可不可以这样操作:(先不考虑工艺本身)

找一张最廉价的正版碟,把外圈完全裁掉。物理上只保留最里面的ID圈。

然后将散装的内圈裁掉,只保留数据部分。

将上面操作保留下来的内圈和外圈拼接起来。

然后岂不是就能读碟了?

工艺上有这样的问题:

1)两个圈的同心度问题。
2)如何实现灵活拼接。即一张正版内圈可拆卸用于不同的散装外圈。而且拼接后必须稳定可靠。

技术上也有疑问:

每张碟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头是否有固定位置。如果拼接精度差一点,光头会不会找不到数据区的头部?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2:08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masamune于2010-10-12 17:22发表的:
不是最内圈那条闪光的,是再往外一点,和数据区颜色一样,你看不出来的

意思是ID区和数据区其实是无缝衔接的?数据区头部紧接ID区?

如果这样就完蛋了啊!

但是想想不太可能啊,官方的灌录厂,是拿到带ID区的母盘以后才刻录数据的。所以数据区的写入和ID区的写入不是连续进行。怎么可能如此精确做无缝烧录呢?

精华
0
帖子
5566
威望
0 点
积分
5738 点
种子
48 点
注册时间
2006-8-16
最后登录
2025-9-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2:24  ·  法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zhhwing于2010-10-13 01:02发表的:
学过密码学就知道,这不光是单方面密码决定的,也就是说他不是对称密码,我们光讨论光盘,不谈机器,实际上是只讨论公钥,不管私钥,在高级密码领域,加密算法保密是很低级的保密方式,正常的商用的密码都是用成熟的一套算法,只是密钥保密罢了,而且解密过程不可逆,只丢一两个私钥对这个密码体系没任何影响

其实密码这个问题,我是在提问中刻意的忽略了。并非是不重视。但是是另一种思路。
你想,如果我手里有一部读写器,是不遵从任何协议的,对数据的读入,也是最基本的0和1一位一位的读入。最后做成一张镜像,再一位一位的烧录。
这样的镜像,无论你怎么设置数据密码,烧录出来的碟子应该和母碟完全一致的。
可事实上却不是这回事。
为什么?
我觉得ID码的说法似乎更能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9VG电玩部落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5286号

GMT+8, 2025-9-4 23:04 , Processed in 0.215836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